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中医研究所编著。本书诠释《伤寒论》方,除引述前人较好的方解外,并能结合现代的临床使用经验,介绍具体方剂(包括药物组成、调剂用法、原书指证、前贤阐述、拟用剂量、适应证候、禁忌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原始要终论》。又称精寒。详该条。
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夏季茂盛,气候炎热,脉象应洪大,像方形的矩一样。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羊水。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古刺法。十二节刺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指左右配穴的刺法。用于治疗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
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