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左侧胁痛。多由气滞血瘀、痰饮、食积、肝郁等所致。《医学入门》卷五:“左为怒火与死血,大怒气逆及谋虑不决,或外感风邪,皆令肝火动甚,胁痛难忍,古萸连丸、当归龙荟丸,轻者小柴胡汤加黄连、牡蛎、枳壳
病名。瘟疫的一种。见《医方考·大头瘟》。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指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的疫病。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大
骨名。又名下巴骨。即下颌骨。下颌骨的一对关节突与一对颞骨的下颌关节窝靠韧带牵持,构成下颌关节,此关节囊周围组织较薄弱,可因外伤或过度张口造成下颌关节脱臼。
指木、火、土、金、水五类自然事物及其运动。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类事物来说明自然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哲学思想早见于《左传》、《国语》和《尚书·洪范》等书中。战国时代,五行说颇
出《名医别录》。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荄,草根。草荄指以根入药的植物类药,见《素问·移精变气论》。
罨法之一。用热汤或热药汁作局部掩覆的方法。有止痛、消肿、醒神的作用。例如用湿热毛巾罨头面醒酒,罨关节、腹部止痛;以布浸热药汁湿罨患处去痹消肿。
【介绍】:见陈实功条。
指甲的别名。见《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指肺肾虚寒。肺属金,肾属水。生理上互相资生,病理上互相影响。两脏虚寒,临床表现为咳嗽,吐痰稀白,喘促,畏寒肢冷,腰膝冷,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