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中

猜你喜欢

  • 沈氏桑尖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嫩桑枝尖五钱,汉防己三钱,当归身(酒炒)二钱,黄芪、茯苓各一钱半,威灵仙、秦艽各一钱,川芎、升麻各五分(或加人参)。水煎服。治指尖痛麻。

  • 偃月内障证

    病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即偃月翳内障。详该条。

  • 夏豆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蚕豆之别名,详该条。

  • 馤(ǎi 矮)塘医话

    书名。1卷。书末有补编2卷,名曰《医谈录》。清·张鲁峰撰于1851年。内容以论述有关内科杂病证治心得体会为重点。补编则以医论为主,包括有关温热病、舌诊、崩漏及妇女湿温病等内容。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肤瞤

    即肌肉瞤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参见筋

  • 膀胱痹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 风不仁

    病证名。指皮肤顽麻,搔之无所觉知。《圣济总录》卷十一:“风不仁之状,皮肤搔之如隔衣是也。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血气不相与,凝痹结滞,皮肤厚,无所觉知。《内经》曰: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治宜调气

  • 足阳明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阳明胃经,见该条。

  • 逐月养胎

    出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是古人按脏腑、经络理论对胚胎发育的认识。如妊娠一月始胚,由足厥阴肝经主养;妊娠二月始膏,由足少阳胆经主养;妊娠三月始胎,由手厥阴心包经主养;妊娠四月由手少阳三焦经主养;妊娠五月

  • 出《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做顶。顶药多吐。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腻粉有二种:一为汞粉,一为铅粉,均有毒,宜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