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儿法

乳儿法

小儿乳哺法。《幼科类萃·乳哺论》:“初生芽儿,藉乳为命,乳哺之法,不可不慎。”乳母以乳哺儿,要捉去宿乳。《备急千金要方》:夏不去热乳,令儿呕逆;冬不去寒乳,令儿咳痢。《儒门事亲·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婴儿之病,伤于饱也。今人养稚子,不察肠胃所容几何,但闻一声哭,将谓饥号,急以潼乳纳之儿口,岂复知量,不吐不已。”《证治准绳·幼科》:“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必须乳勿过量,宁饥勿饱。《颅囟经》:“乳后抱儿,使其身直。恐软弱颠倒,致乳溢出。”至于乳子之母,尤宜谨节,饮食下咽,乳汁便通;情欲动中,乳汁便应。《保婴撮要》:“小儿初生,须令乳母慎七情六淫,厚味炙煿,则乳汁清宁,儿不致疾。否则阴阳偏胜,气血滞腾,乳汁败死,必生诸证”。当母乳不足或母体患病时,可兼用或改用代乳品。《古今医统》:“初生时或未有奶子,产妇之乳未下,可用猪乳代之,可免惊痫痘疮。钱氏曰:初生小儿至满月内,可常取猪乳滴口中最佳。”大抵乳哺不可过饱。故谚云:小儿常病,伤于饱也。又云:忍三分饥,吃七分饱。亦至论也。

猜你喜欢

  • 少阳经病

    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胁痛等症,热邪介于半表半里。治宜小柴胡汤。

  • 即尿。《灵枢·杂病》:“厥而腹响响然,多寒气,腹中榖榖,便溲难,取足太阴。”参见尿条。

  • 逆翳

    病证名。《银海精微》:“翳膜下生向上,谓之逆翳。”详逆顺生翳条。

  • 腐根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 齐刺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又称三刺。《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指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小而又较深的针刺方法。其法当病处直下一针,左右两

  • 内消连翘丸

    《疡科选粹》卷四方。连翘三两,漏芦、胡桃仁、夏枯草、土瓜根、射干、泽兰、沙参、白芨各五钱。为细末,酒糊为丸,空腹盐汤送下。治瘰疬。

  • 湿毒流注

    流注病的一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常因寒热湿毒流注小腿肌肤。症见疮形平坦,状如牛眼,脚跟漫肿,色紫或紫黑,溃后脓水浸渍漫延,日久不敛。类似小腿硬缘性溃疡。治宜服荆防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

  • 中人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 猪母刺

    见《福建中草药》。为刺苋菜之别名,详该条。

  • 古今录验续命汤

    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即续命汤第一方及第二方,见续命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