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简称五主。指五脏与体内组织的联系。《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主。”
《集验背疽方》方,又名括蒌散。大栝蒌二个,当归(酒洗)、甘草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酒煎分三次服;药渣敷患处。治乳痈,痈疽瘰疬,便毒。《疡医大全》亦有本方,但无乳香。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太阳属寒水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其化以寒。”
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详七怪脉、十怪脉条。
体表定位用词。即“侧”或“面”。上廉即上侧(面),内廉即内侧(面)。《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
指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证名。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指自觉咽喉、口腔干燥之症。详口干、渴等条。
病证名。①指外感寒邪,客于肌表,小儿体弱不胜其邪,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方论》)。②病虽见搐抽者,目上视,但牙关不紧闭,口无痰涎者,为“假搐”(《东医宝鉴》)。③“发热抽掣,少时掣定,神气清爽,能
诊小儿脉法。《幼幼新书》引《宝童》:“孩儿五七岁,五藏脉方现。中指两畔内,于中仔细看。左主五脏,右主热生惊,洪大主热,弦数主肝动风,七八至为息数和平。”临床可作辨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