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陈士铎条。
解剖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泛指今之脉络膜、视网膜。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疮疹蕴热积毒,余毒上攻,惊惕狂躁不宁,口齿烦躁,或咽干口舌生疮。宜清热化毒,用五福化毒丹。
【介绍】:见姚能条。
病名。癍疮,即痘疮。《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因患痘时疮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余热上攻睛瞳所致,宜用红花散,清热散瘀。”详痘疮入眼条。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指治疗肌肉挛急而属于寒的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其法斜针浅刺,故名浮刺。
见《中药志》。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心痛而兼悬荡感觉者。多因水饮或寒邪内留,气机上逆所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
疾病反映在体表色泽的变化。诊断上以面部色泽为主。病色有善恶之分。不论出现何种颜色,明润含蓄者称为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较轻或预后较好。若颜色显露而枯槁不泽者称为恶色,亦称夭色,一般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熟地黄八两,石斛膏、线胶各四两,莲子、芡实各三两,麦门冬、茯神、五味子、沙苑子各二两,远志一两。为细末,金樱膏为丸。治肾脏精亏,相火易动难制,致梦遗精浊,烦劳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