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官职称。指掌管医事行政的官员。战国时期,秦有太医令,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种官职。其下设有太医丞和其他医职。
见《云南中草药》。为挖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类证活人书》卷四方。熟地黄五两,山萸肉、山药各三两,茯苓、泽泻、牡丹皮、芍药、地骨皮、龟板各二两,黄柏、知母、青蒿、五味子各一两二钱半,牛膝、杜仲各一两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至五钱,早空心白
方书。10卷。宋魏岘辑于宝庆三年(1227年)。作者本邵康节“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诗意,汇辑其父祖所录及自身躬试有效医方。凡1051方,按病证及主治分述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
【生卒】:1856~1918【介绍】:清末医学家。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别号瘦碧,晚号大鹤山人。原籍山东高密,后寓居江苏吴县。通医理,工诗词,兼擅书画金石。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尝入江苏巡抚
病证名。三阴头痛之一。①《兰室秘藏·头痛门》:“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②指头痛表现在厥阴经脉循行部位者。《冷庐医话·头痛》:“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头痛在巅顶。”参见头痛
病名。指心火妄动,金被火灼或心血心气不足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内伤咳嗽》:“心经咳嗽之症,咳则心痛,喉中解解如梗状,甚则舌肿咽痛。”多因心火妄动,金被火囚,肺叶焦满,或心血不足,心气亏损所致。治宜选
病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血来潮过期不止。治疗参见月经过多、经漏条。
①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俞穴。《灵枢·刺节真邪》:“刺腑输,去腑病,何输使然?”②与藏俞对举,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诸穴,每经六穴,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素问·气穴论》: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即寒气霍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