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BL4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八、九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的后支。主治脘腹胀痛,
指非经脉所过之处。《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
【介绍】:见郭桂条。
治法之一。即逆治、正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逆取而得者。”参见逆治、正治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胡颓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世医得效方》卷九方。吴茱萸,木瓜(去瓤)、大黄各等分。为末,米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粳米、枳壳煎汤送下。不应,酌加丸数再服,以通利为度。治脚气入腹冲心。
瘰疬专著。1卷。清·梁希曾撰于1909年。梁氏善用点药和潜消法,书中首载点疬药方及用法,并阐述了瘰疬的辨证治疗及饮食调摄等内容。现有《三三医书》本。
病证名。指伤于风邪的头痛。《脉因证治·头目痛》:“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冷风所吹。”《医林绳墨·头痛》:“有风寒克于头,令人鼻塞声重,自汗恶风,此伤风之头痛也。”《医学六要·头痛》:“伤风头痛,脉
【生卒】:1661~1742【介绍】:清药家。字凤鸣。北京人。初习儒,于公元1702年创办同仁堂药店。自称方尊《肘后》,药辨地道,注意炮制品味质量。1723年前后开始提供清廷御药房药品。子孙继其业,迄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气水者,其根在大肠,其状乍来乍去,乍盛乍衰者是也。此良由上下不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之也。”参见十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