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冰草

冰草

药材名称冰草

拼音Bī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 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Trin.)Nevsk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赖草多年生草本。具下伸和横走的根茎。秆单生或丛生,直立,高40-100cm,具3-5节,光滑无毛,或在花序下密被柔毛。叶鞘光滑无毛,或在幼嫩时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截平,长1-1.5mm;叶片长5-30cm,宽4-7mm,扁平或内卷,上面及边缘粗糙或具短柔毛,下面平滑或微粗糙。穗状花序,直立,长10-15(-24)cm,宽10-17mm,灰绿色;穗轮被短柔毛,节与边缘被长柔毛,节间长3-7mm,基部者达20mm;小穗通常2-3,稀1或4枚生于每节,长10-20mm,含4-7(-10)朵小花;小穗轴节间长1-1.5mm,贴生短毛;颖短于小穗,线状披针形,先端狭窄如芒,不覆盖第1外稃的基部,具不明显的3脉,上半部粗糙,边缘具纤毛,第1颖短于第2颖,长8-15mm;外稃披针形,边缘膜质,先端渐尖或具长1-3mm的毛,背具5脉,被短柔毛或上半部无毛,基盘具长约1mm的柔毛,第1外稃长8-10(-14)mm,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常微2裂,脊的上半部具纤毛;花药长3.5-4mm。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沙地、平原绿州及山地草原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等地。

性味甘;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平喘;止血。主淋病;赤白带下;哮喘;咳痰带血;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作茶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曼陀茄根

    《中药大辞典》:曼陀茄根药材名称曼陀茄根拼音Màn Tuó Qié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曼陀茄的根。夏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曼陀茄,又名:向阳花、茄参

  • 麒麟菜

    《中药大辞典》:麒麟菜药材名称麒麟菜拼音Qí Lín Cài别名鸡脚菜(《纲目》),鹿角菜(《琉球国志略》),鸡胶菜(《罗源县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麒

  • 糙壳菱蟹

    药材名称糙壳菱蟹拼音Cāo Ké Línɡ Xiè别名石蟹来源药材基源:为菱蟹科动物粗糙菱蟹的肉、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ldorfia horrida(Linnaeus)[Parthenope

  • 薯良

    药材名称薯良拼音Shǔ Liánɡ别名赭魁(《别录》),朱砂莲、鸡血莲、血母(《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三七、雄黄七、血葫芦、朱砂七、红药子、恶边(《湖南药物志》),酱头、避血雷(《贵州草药》

  • 面根藤

    《中药大辞典》:面根藤药材名称面根藤拼音Miàn Gēn Ténɡ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天宝本草》),小旋

  • 蒲桃壳

    《中药大辞典》:蒲桃壳药材名称蒲桃壳拼音Pú Táo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原形态蒲桃(《罗浮志

  • 黄花紫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紫堇药材名称黄花紫堇拼音Huánɡ Huā Zǐ Jǐn来源罂粟科黄花紫堇Corydalis boweri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

  • 羯布罗香

    药材名称羯布罗香拼音Jié Bù Luó Xiānɡ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叶异,湿时无香。采干之后折之

  • 西藏水黄连

    药材名称西藏水黄连拼音Xī Zànɡ Shuǐ Huánɡ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狭序唐松草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atriplex Finet et Gag

  • 咸虾花

    《中药大辞典》:咸虾花药材名称咸虾花拼音Xián Xiā Huā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广州植物志》),万重花、狗狗木根(《广西药植名录》),狗仔花(《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