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冷嗽

冷嗽

五嗽之一。指感寒饮冷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冷嗽者,年衰力弱,体气虚微,如复寝食伤冷,故成冷嗽。”《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形寒饮冷,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盖肺主气,外合皮毛,其经环循胃口,故内外得寒,皆能伤之,而为冷嗽。其候呼吸气寒,口如饮冰雪,呕唾冷沫,胸中急痛,昼静夜甚,得温则止,遇寒即发是也。”方用干姜汤橘皮汤、紫苑饮、胡椒理中汤等。《赤水玄珠》卷七:“呷热汤而暂停者,冷嗽也。……冷嗽,理中汤并加五味子。”参见五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始素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腋窝中线,渊腋穴直上约1寸陷中。主治胁下支满,腰痛引腹,筋挛,阴气上缩等。斜刺0.3~0.5寸。

  • 进针法

    又称下针法。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子午流注针经·流注指微针赋》:“针入贵速,既入徐进。”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以减轻疼痛。针入以后,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临床常用的

  • 痘疹世医心法

    见痘疹心法条。

  • 宦者

    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俗称太监。《灵枢·五音五味》:“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 针刺麻醉

    ①简称针麻。它是在传统的针灸学术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并能达到麻醉效果的新技术。其法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术前一般按麻醉常规给予辅

  • 胁肋胀痛

    证名。指胁肋部发胀作痛的症状。见薛己注《明医杂著·痰饮》。多由气郁、痰凝,脉络阻滞所致。如肝气郁结者,多兼见胸闷纳减,胀痛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剧。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如湿痰走注肝经

  • 悬起灸

    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悬于穴上施灸的方法。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温热潮红为度。详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条。

  • 扬州医生

    【生卒】:九世纪【介绍】:真实姓名不可考,系扬州一术士,因家中失火,延及千户,被扬州最高当局高骈判死刑。后因献出治疗大风(麻风病)的技术而成为上客。他长于以乳香酒为“麻醉药”,进行手术治疗。

  • 漏瘤湿癣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九羊蹄,谓“浸淫日广,痒不可忍,愈后复发,出黄水。羊蹄根捣,和大醋,洗净涂上。”相当于湿疹类的皮肤病。

  • 引线包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金盏银盘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