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肛肿。详该条。
病名。指牙龈红肿,溃烂疼痛,流腐臭脓血等症。见《儒门事亲》卷五:“牙疳者,龋也。龋者,牙断腐烂也。”又据发病情况分为:风热牙疳、青腿牙疳、走马牙疳三种。其中以风热牙疳较为多见;青腿牙疳因其下肢兼见青色
见《山东中药》。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花癫。详该条。
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详双生条。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出《灵枢·厥病篇》。又称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俗称起针。金·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赋》中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参见出针法条。
推拿手法名。即提痧。见该条。
病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痰气多者,此症因三焦火盛,故痰气盛,宜用竹沥汤,火降则痰消矣。”(竹沥水冲服之)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贯叶连翘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