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著作。2卷。清·何谏撰。刊于1711年。本书收载我国东南方各省的草药308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草药不见于一般本草著作。每药分别记述药名、别名、产地、性味和主治等内容。书末附杂症验方8首。为记
【介绍】:明代医家。字若旸。江苏江阴县人。精于医,活人很多,著《医理发微》,佚。
病证名。即水喘。《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水气喘促,乃水气逆行乘肺,肺得水而浮,喘不能卧,气不宣通,当从小便去之。宜桂苓甘术汤,肾气丸。”参水喘条。
病证名。指血从耳中流出。《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耳出血,曰耳衄。”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循行耳部,故耳衄常见于肝胆火旺、肾虚火旺以及饮酒多怒之人。因肝胆火旺者,常有头痛烦躁,夜寐不安,口苦咽干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嚇痈。见该条。
《疡医大全》卷八方。蚰蜒虫三十至四十条,冰片四分。同入罐内,即化为水,入麻油半两,封口收藏。治肿毒。初起用笔圈涂患处四周,频频圈之即消;脓已成敷满,留顶透气。
泛指天气和地气的交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王冰注:“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由是则天地气交也。”张志聪注:“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因劳损伤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备急千金要方·肾劳》:“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末有余沥,数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鸡蛋一个。入瓦罐内煮三、四滚,取起,用银簪扎三、四十孔,再入罐内,加芫花末一钱,同煮一、二十滚,去药食蛋。治瘰疬、痰核、鱼口、便毒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