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

证名。指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在表里之间的病证。①指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条辨》:“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藏府之外,两夹界之隙地,所谓半表半里,少阳所主之部位。故入而并于阴则寒,出而并于阳则热,出入无常,所以寒热间作也。胸胁苦满者,少阳之脉循胸络胁,邪凑其经,伏饮搏聚也。默,静也。胸胁既满,谷不化消,所以静默不言,不需饮食也。心烦喜呕者,邪热伏饮搏胸胁者涌而上溢也。”参见少阳病条。②指温疫病邪在募原的病证。《温疫论·原病》:“邪从口鼻而入,……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其证先憎寒,后壮热,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口渴,脉数,舌红苔白,或苔如积粉等。治宜疏利湿热,用达原饮。参见瘟疫条。

猜你喜欢

  • 食肉则复

    又称食肉则遗。复,即复发。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消化机能低下,如恣食腥荤肥腻,往往使病邪留滞,病情反复,尤以小儿为甚。《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 六腑下合穴

    经穴分类名。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上各有一个合穴,称下合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重要部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

  • 淋家

    指素患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量少,排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 泥丸宫

    出《素问·本病论》。即上丹田。见该条。

  • 七情

    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

  • 分骨垫

    正骨器械。一种压垫,以纸或棉花摺成长条形的固定垫。适用于尺桡骨骨干双骨折在整复后,作分骨之用。

  • 漏食泄

    古病名。见《医学原理》卷六。即录食泻。详该条。

  • 酸汤杆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 拯阴理劳汤

    《医宗必读》卷六方。原名新定拯阴理劳汤,又名拯阴汤,救阴理痨汤。牡丹皮、当归身(酒洗)、麦门冬(去心)、橘红各一钱,炙甘草四分,薏苡仁、莲子(不去皮)各三钱,白芍药(酒洗)七分,五味子三分,人参六分,

  • 铁钢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铁筷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