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南天竹叶

南天竹叶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叶

药材名称南天竹叶

拼音Nán Tiān Zhú Yè

别名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小檗科植物南天竹叶片

化学成分含微量木兰花碱,嫩叶含抗坏血酸((10毫克%)。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感冒,百日咳,目赤肿痛,瘰疬,血尿,小儿疳疾。

①《广西中药志》:"治目赤肿痛,疟疾,跌打。"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止咳。治血尿,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人稍觉头痛,身体酸困,便即感冒寒邪,急宜服此药发散,毋使传经,变成时疫:南天竹叶三十片,乌梅、红枣各三枚,灯心三十根,芫荽梗三段(无芫荽梗以葱白三节代之),甘草麦冬各三钱,柴胡二钱。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温服,微汗即愈。(《行箧检秘》却疫方)

②去风火热肿,眵泪赤痛:南天竹叶(煎水)洗眼。(《纲目拾遗》)

③治小儿疳病:南天竹叶,煎汤代茶服。(《纲目拾遗》)

④治瘰疬初起:南竹叶威灵仙夏枯草金银花各四两,陈酒四壶(浸泡),隔水煮透,一日三服。每服药酒,须吞丸药。丸药方:僵蚕一斤(炒研),砂糖和丸桐子大,每次吞一钱。(《百草镜》)

⑤治疮毒:南天竹全苗。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南天竹叶

药材名称南天竹叶

拼音Nán Tiān Zhú Yè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Nandina, leaf of Heavenly Bamboo

别名竹叶、天竹叶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叶,洗净,除去枝梗杂质,晒干。

原形态南天竹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红。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3-5片,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闻楔形,全缘,两面深绿色,冬季常变为红色。花成大型圆锥花序,长13-25cm,花直径约6mm,萼片多数,每轮3片,内两面三刀轮呈白色花瓣状;雄蕊6,离生,花药纵裂;子房1室,有2个胚珠,花柱短。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或有时黄色,直径6-7mm,内含种子2颗,种子扁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院。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

性状性状鉴别 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最末的小羽片有小叶3-5枚;小叶椭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或红色。革质。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南天竹叶含微量木兰花碱(magnoflorine),嫩叶含维生素C,南天竹氰甙(nandinin),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南天竹甙(nantenoside)A、B。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主肺热咳嗽;百日咳;热淋;尿血;目赤肿痛;疮痈;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涂敷。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治目赤肿痛,疟疾,跌打。

2.《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止咳。治血尿,百日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蜡树叶

    药材名称木蜡树叶拼音Mù Là Shù Yè别名野漆树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xicodendron sylvestris(Sieb.etZucc.)O.Ku

  • 天牛

    《中药大辞典》:天牛药材名称天牛拼音Tiān Niú别名蠰、啮桑(《尔雅》),啮发(《尔雅》郭璞注),天水牛(《奇效良方》),八角儿(《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天牛科昆虫星天牛、桑天

  • 虎皮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皮楠药材名称虎皮楠来源交让木科虎皮楠Daphniphyllum glaucescens Blum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苦、涩,凉

  • 鹅管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管石药材名称鹅管石拼音é Guǎn Shí来源为海产腔肠动物树珊瑚科的栎珊瑚Balanophyllia sp.以石灰质骨骼入药。全年可采集,敲去杂石部分取条状

  • 无腺橉木

    药材名称无腺橉木拼音Wú Xiàn Lìn Mù别名山莓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橉木的根、叶、果。原形态落叶乔木,高8~16米。枝黑褐色,

  • 乌骨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骨鸡药材名称乌骨鸡拼音Wū Gǔ Jī别名乌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来源雉科动物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

  • 钓樟枝叶

    药材名称钓樟枝叶拼音Diào Zhānɡ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果钓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L.umbelata Bl.]

  • 甜杏仁

    药材名称甜杏仁拼音Tián Xìnɡ Rén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

  • 灰藋

    《中药大辞典》:灰藋药材名称灰藋拼音Huī Diào别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

  • 土远志

    药材名称土远志拼音Tǔ Yuǎn Zhì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奇异排草的根。春、夏季挖掘地下根部,洗净晒干。或临时采用新鲜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三张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