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口角流涎

口角流涎

病证名。①病在中焦胃热则流热涎脾虚则流冷涎。症见涎唾口角流出,绵绵不已,睡时尤甚,以致浸淫口角及下唇,皮肤红赤,湿烂生疮。治法若因胃家有热者,宜清胃泻火。用清胃散加减;若因脾家虚寒者,宜温中补脾。用白术半夏干姜木香党参丁香青皮等。②因虫积者,宜杀虫消疳。可选用乌梅丸加减。③小儿生齿口中流涎者,勿需治疗。④因中风者,《医钞类编》卷十二:“舌纵涎下多唾或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斜,手足痿软,神龟滋阴丸。”《张氏医通》卷一:“卒然晕倒,口眼斜,口角流涎者,气虚挟痰也。六君子加秦艽天麻、姜汁、竹沥。”

猜你喜欢

  • 狗鞭

    见《中药志》。为黄狗肾之别名,详该条。

  • 胎蒸

    病名。《女科秘旨》卷四:“面肿色赤,口苦咽干,日晡寒热,日渐羸瘦,胎气不见升动,用银柴胡、胡黄连各一钱,煎服。”

  • 赵观澜

    【介绍】:见赵术堂条。

  • 太阳病

    病名。《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

  • 血积

    九积之一。指瘀血凝结成积者。见《儒门事亲》卷三。《金匮翼·积聚统论》:“血积,痛有定处,遇夜则甚,其脉芤濇。……跌扑努力者,多有此症。或忧怒伤其内,风寒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

  • 胳膊

    即上臂。又名胎膊、肐膊。《伤科补要》卷一:“臂者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一名曰肱,俗名肐(胳)膊。”

  • 四花患门

    即四花与患门两穴之联称。详各该条。

  • 双解汤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肉桂、大黄、白芍药、泽泻、炒牵牛子、炒桃仁各一分,甘草半分。为粗末,每次三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服,日二次。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滞,肿结疼痛。

  • 肾哮

    证名。指肾水凌肺所致的哮证。《类证治裁》卷三:“肾哮,火急者,勿骤用苦寒,宜温劫之,用椒目五、六钱,研细,分二、三次,姜汤调服。”

  • 黑疮倒靥

    出《类证活人书》。即黑靥。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