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红痧,皮肤隐隐红点,如疹相似,痧在肌表,感受虽浅,热酒热汤,亦不可犯。外用焠刮。”用荆芥汤等。参见痧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滚山虫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咳嗽由湿邪伤脾引起者。《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湿嗽,湿伤脾也。其脉濡细,必兼骨节烦疼,四肢沉重,或有汗,小便不利,痰多,宜白术汤、白术丸。”参见伤湿咳嗽、感湿嗽、湿咳条。
病证名。①小儿鼻色赤,乃脾胃实热,治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如只微赤,则为脾胃虚热;宜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治之(《证治准绳》)。参见鼻条。②见《中医外科概要》。即酒齇鼻,详该条。
见清·龙柏《药性考》。即金果榄,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竹叶椒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①清·任赞撰。2卷。刊于1789年。上卷论儿科诸病诊法及证治;下卷治疗方剂,系作者选辑前人儿科论著并附个人心得写成。②恽铁樵撰。8卷。本书主要介绍种痘和痧疹、惊风二病的病因和治法。作者用通俗
证名。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①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症见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素问·方盛衰论》:
《素问》篇名。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时气候。调,调养;神,指人们的精神意志。四时气候的变化,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意志的活动,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表现。内在脏器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才能保证
【介绍】:见叶慕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