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哮证

哮证

证名。简称哮。见《医学正传·哮喘》。指发作性痰鸣气急的疾患。《医宗必读》卷九:“别有哮证,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薰蒸,病根深久,难以卒除。”《症因脉治》卷二:“哮病之症,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每发六七日,轻则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则旧病复发。”哮症主要见喘急而喉中有痰如拉锯声,重症可见张口抬肩,目胀睛突,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汗出似脱。又常因反复发作,导致脏气虚衰,真元耗损。宜培补脾肾,在发作时宜祛邪,宣降肺气涤痰平喘。如虚实挟杂,则扶正与祛邪并用。由于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冷哮热哮痰哮食哮肾哮等。参见喘鸣喘喝呷嗽喘呼哮吼条。

猜你喜欢

  • 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妇科著作。裘笑梅撰。此书系作者50余年妇科临床经验总结。分医论、医案、医话三部分。书中于妇科理论、临证治则等方面较能吸取诸家之长,兼收并蓄,探究病因病理,并结合当代医学科研成果及中西医诊治之法,阐述己

  • 始春

    《素问·六节藏象论》:“求其至也,皆归始春。”①指立春日。王冰:“谓立春日也。”②指立春前十五日。张景岳:“一曰在春前十五日,当大寒节为初气之始,亦是。”

  • 示从容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说明诊病时,必须依据法度,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遇到疑难的病情,更须周密观察,详细分辨,从不易辨别的症候当中,辨别出异同来,才不致因粗率的诊断而贻误病机。文中列举了脾、肝、肾等病为

  • 失精家

    指经常梦遗或滑精的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

  • 丛桂偶记

    医话著作。2卷。日本原昌克撰。刊于1800年。此书论述伤寒、中风、梅毒、水肿、乳痈、怪产、痘疮、食菌中毒等杂病证治数十则。并对蛊病之症状、病因,以及曼陀罗花、黄龙汤、牛黄清心丸等方药,亦予详尽考证。指

  • 烦躁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烦为心热、郁烦;躁为躁急、躁动。烦与躁常并见,而有先后之别。《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先躁后烦,称为躁烦)。”本证有虚实寒热之分。在外感热病中,凡

  • 大乳汁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 炼气

    气功术语。道家运用呼吸吐纳,以求长生的方法。南朝刘宋时期鲍照有诗:“服食炼气读仙经。”

  • 带下医

    古代对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的一种称谓。最早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故名。

  • 打咯忒

    证名。即呃逆。《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详呃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