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汇言》。为干苔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专著。晋末·刘涓子撰,南齐·龚庆宣整理。约撰于五世纪,因托名“黄父鬼”所遗而得名。原书共10卷。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本。其一为题《刘涓子鬼遗方》的5卷本,流传较广。其卷1论痈疽病因,各种痈疽的鉴别;
证名。一名心下痞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胃脘部有堵塞满闷不适感而按之硬满者。多因胃气虚弱,邪气逆结所致。治当扶胃攻邪。因协热利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汗出胃虚,客气上逆,
见《金匮要略》。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见该条。
疝之俗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时疫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各详该条。
谋虑、思虑。《灵枢·本神》:“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①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雪莲花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新疆雪莲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董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