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证型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下肿,病邪在里在下,可用利小便的方法,使潴留于下部的水以小便的形式排出。《金匮要略》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医方考
白苔中心渐黄的舌象。为表邪传里之候。若白苔为主,微黄而润者,表证未罢,仍当解表;若黄苔多而焦干者,邪已入里,宜清热或攻下(见《伤寒舌鉴》)。
病证名。①水气流溢于皮肤而致的水肿。《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肿满,由将养不调,肾脾二脏俱虚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肾气不能传其水液,脾虚不能克制于水,故水气流溢于肌肤,故令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见《河北药材》。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芝山,西安(今属陕西)人。年17岁时因救落水道人而授予秘术。明世宗好方术,被召,见宠,出入宫廷20年,后因医世宗病不愈而谪戍闽海,数年后徒居开封府。子继怀,亦精医药。
同客气。详该条。
病名。癫病的别称。《景岳全书》卷三十四:“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贰,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
病证名。由血瘀阻滞经络而成。症见寒热如疟,胸隔郁闷,腹中积块,或聚或散,痛亦时上时下,能食而肌肉不生。治宜和血散结之剂。
见《江苏药材志》。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