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经本草药性总论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即折针。见该条。
病证名。《幼幼集成》:“小儿热证有七:面腮红,大便秘,小便黄,渴不止,上气急,足心热,眼红赤。此皆实热证,忌用温补。”《儿科醒》:“小儿属热之症,脉必洪数而实,色赤作渴,烦躁饮冷,声音雄壮,二便秘结。
出王伯龙《养儿宝》。又名闷肠生、梦生、闷脐生、生后不啼。包括寤生、草迷。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
【介绍】:见唐慎微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秦代主管医药的官员。杜祐《通典》:“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
【介绍】:元代医官。字宏甫。西安(今浙江衢县)人。1286年(至元23年)任衢州路医学提领,后任医学教授。曾主持修建三皇庙,创供奉古代名医的先例。
颏的俗称。详颏条。
出《本草品汇精要》。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女科辑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