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痈

外痈

病名。见《外科精义》卷上。指生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根盘收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苔黄、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如意金黄散远志膏五龙散敷贴。若未消而脓成,则内服透脓散黄芪内托散;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

猜你喜欢

  • 郁气崩漏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情志抑郁,心气不足,郁久化火,以致血热,经水不以时下,或适来适断,或暴下不止。治宜大补气血,养胃健脾,结合镇坠心火之剂。方用开郁四物汤(四物汤加香附、白术、黄芪、蒲黄、

  • 温病学教学参考资料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编著。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温病学说、温病与温疫、新感与伏邪以及辨证和治法;下篇列述春温、风温、暑温等多种温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法。全书收集资料较广泛,归纳亦较系统,主要用于教学

  • 泽漆麻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 本草节要

    药物学著作。南宋·张松撰约成书于1208~1224年间。此书早佚,仅存佚文60余条。据《宝庆本草折衷》载述此书梗概称:此书择取本草常用药,抄节性味、主治之要,合经注之文,统以成段。虽立言简要而亦有所补

  • 大头风

    病名。见《医学纲目》十五卷。即大头瘟。《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大头风者,头大如斗,俗名大头瘟,天行时疫病也。感天地不正之气,甚而溃裂出脓,由邪客上焦之故。”参见瘟疫条。

  • 脾虚秘

    病证名。指大便秘结由于脾虚而致者。《医学原理》卷五:“脾病不能克化水谷,是以不思饮食,水谷外入既少,则内便溺亦无,况又胃气不生,脾血不濡,大肠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见,或涩而不行。夫弦乃肝脉,缓属

  • 辨证求是

    综合性医书。5卷。清邹承禧撰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卷1妇儿例,卷2真字例,卷3风暑例,卷4古人转手例,卷5考订药味机窍、新方药窍等内容。作者撰写此书,参阅医籍文献不下数百种,并附张仲景、叶天士

  • 承光

    经穴名。代号BL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5寸,再旁开1.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3寸,再旁开1.5寸(《针灸甲乙经》);或在头正中线

  • 寒湿腹胀

    证名。指感受寒湿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寒湿腹胀之症,身重不温,手足厥冷,腹胀无汗,此寒湿腹胀之症也。”可因气候失常,天冷阴雨,或坐卧卑湿,寒湿袭于腠理,壅闭脉络所致。治宜祛寒化湿为主。身重、

  • 控睾

    病名。小肠气之别称。出《灵枢·四时气》。多因体虚,寒邪侵袭下焦而致。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牵引睾丸,甚则痛冲心胸。治宜温里散寒行气。服天台乌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