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顺散

大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处方甘草(长寸)三十斤,干姜杏仁(去皮.尖.炒)、肉桂(去粗皮.炙),各四斤。

炮制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不计时候。

以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二: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别名二宜汤

处方甘草(锉寸长)30斤,干姜4斤,杏仁(去皮尖,炒)4斤,肉桂(去粗皮,炙)4斤。

制法上先将甘草用白沙炒及8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再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散暑。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中阴暑,食少体倦,发热作渴,腹痛吐泻,脉沉微者。

用法用量二宜汤(原书卷十)。①《景岳全书》: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大顺散”。②本方改为丸剂,名“杏仁丸”(见《普济方》)。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干姜肉桂散寒燥湿,杏仁甘草利气调脾,皆辛甘发散之药,升伏阳于阴中,亦从治之法也。如伤暑无寒证者,不可执泥。

2.《古方选注》:《局方》祖仲景大青龙汤,以肉桂桂枝,而变为里法。病由暑湿伤脾也,故先将甘草干姜同炒,辛甘化阳以快脾欲;再入杏仁同炒,利肺气以安吐逆;白沙,本草主治绞肠痧痛,用之拌炒,以燥脾湿;复以肉桂为散,俾芳香入阴,升发阳气以交中焦,去脾之湿,湿去而阳气得升,三焦之气皆顺,故曰大顺。

摘录《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独胜汤

    药方名称独胜汤处方附子大者1枚(炮裂,去皮脐)。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产后气虚,头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

  • 备急丹

    《博济方》卷四:备急丹药方名称备急丹处方锦纹新大黄30克制法上药杵罗为末,用头醋250克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跌打损伤,瘀血不下。用法用量用温醋汤100

  • 河车封髓丹

    药方名称河车封髓丹处方天门冬、熟地黄、人参,河车1具。功能主治肾痹。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因房劳精竭者。用法用量方中前三味用量原缺。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加味香苏饮

    董建华方:加味香苏饮药方名称加味香苏饮处方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5克,香橼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木香6克,三仙10克。功能主治理气和血通降。主气滞食阻,胃失和

  • 文蛤汤

    药方名称文蛤汤处方文蛤70克麻黄甘草生姜各42克石膏70克杏仁50个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里疏表。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煎取400毫升,温服200毫升,汗出即

  • 老蔻丸

    药方名称老蔻丸处方老蔻4两,贡桂6两,丁香2两,当归3两,半夏3两,陈皮3两,莱菔4两,木香2两,油朴4两,青皮4两,二丑6两,砂仁2两,莪术4两,三棱4两,甘草2两,枳壳3两,草果3两,槟榔4两,乌

  • 枇杷蜜汤

    药方名称枇杷蜜汤处方枇杷50叶(去毛)。功能主治痰火咳嗽。用法用量水50杯,煎至5-6杯,再重汤炖至3-4杯,每药3茶匙,冬蜜1茶匙调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二

  • 加味火杴丸

    药方名称加味火杴丸处方火杴草9斤,枯松枝2两,石膏3两(煅),石楠叶1斤,萆薢半两(醋煮7次,晒干)。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阳证脚气。用法用量方中枯松枝用量原脱,据《普济方》补。摘录《朱氏集验

  • 参苓附术加生姜汤

    药方名称参苓附术加生姜汤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生姜1两,附子2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冬月直中阴寒,吐泻交作,身发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拨云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拨云散药方名称拨云散处方羌活、防风、柴胡、甘草(炒),各一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多生热泪,隐涩难开,眶痒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