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生地黄一斤(打汁,入酒少许),熟附子一两半(去皮脐切片,入生地汁煮成膏,取附片焙干),山药三两(研末)。以膏捣丸,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阳虚吐血。
【介绍】:见沈好问条。
【介绍】:清代医生。字青霏。长洲(今江苏苏州西南)人。对痧胀的证治有独到见解,撰有《脉药联珠药性考》及《古方考》(有1795年合刻本)。
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简称。详该条。
即膀胱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拨,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腓)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
病证名。又名产后恶血冲心。指产后由于正气亏损,虚火上炎,以致恶血冲心。出现烦闷欲绝,神识昏迷的症候。宜用七珍散(人参、生地、川芎、防风、菖蒲、细辛、飞朱砂)补之。
丛书。本书系清末人将以下三书合刊而成。即《增补内经拾遗方选》4卷(前2卷为宋·骆龙吉撰,后2卷为明·刘浴德等补订)、《宣明论方》15卷、《名医方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的节录本)4卷。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
病证名。指口唇糜烂。详口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