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悬于穴上施灸的方法。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温热潮红为度。详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条。
见《医方约说》。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五方。麦门冬、黄芪各一钱,人参、当归、生地黄各五分,五味子十粒。水煎服。治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血后亡津而致口渴者。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吴将吕蒙的随军医生。
见《急救异痧奇方》。即雷击散,见该条。
病证名。见《经效产宝》。即妊娠肿胀。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乳漏。出《经效产宝》。多因产后脾胃气虚,摄纳无权,因而乳汁随化随出;或肝火亢盛,疏泄太过,以致乳汁自溢。气虚者,乳房不胀,乳汁清稀,兼见气短乏力等,治宜补气养血,佐以固摄,方用十全大补汤加
指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四气中的热、温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中的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浮属阳;沉、降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见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