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始胎

始胎

指开始呈现人的形态的胚胎。《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三月始胎,当此之时,血不流,形像始化。”

猜你喜欢

  • 肾风

    证候名。《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始,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奇病论》:“有病庞然如有水之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病

  • 阳明经证

    证名。即阳明经病。见《医学心悟》。详阳明经病条。

  • 神庭

    经穴名。代号DU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

  • 九子疱

    病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瘰疬,详该条。

  • 调疾饮食辨

    一名《饮食辩录》。6卷(其中卷1及卷6又各分上下)。清·章穆撰。刊于1823年。分总类(包括水、火、油、代茶)、谷类(包括饭、粥、酒等)、菜类、果类、鸟兽类、鱼虫类等六大类,653种。每种均以《本草纲

  • 瘅疟

    病名。疟疾之一。①以但热不寒为主症之症。又称暑疟、温疟、阳明瘅热。《素问·疟论》:“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

  • 肠痈

    病名。出《素问·厥论》。即肠内生痈并腹部疼痛的病症。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而致胃肠运化失职,湿热内壅所致。《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

  • 妇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齿齘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齿龄乃睡中上下齿相磨有声,由胃热故也。”即齘齿。详该条。

  • 三角蒺藜

    见《本草求真》。即刺蒺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