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肿

子肿

病名。见《医学入门》。俗称琉璃胎。指孕至五、六个月,胎体渐长,由于脾肾阳虚运化输布失职,以致水湿泛溢,流于四末。症见两足浮肿,遍及下肢,渐至周身,头面俱肿,小便短少。脾虚者,兼见倦怠无力,脘腹胀闷,治宜健脾行水,方用全生白术散肾虚者,兼见腰膝痰软,手足不温,治宜温阳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若兼胸闷胁胀,上方可加陈皮

猜你喜欢

  • 耳和髎

    见和髎条。

  • 秘传噎膈膏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引缪仲淳方。人乳、牛乳、芦根汁、人参汁、龙眼肉汁、蔗汁、梨汁各等分,姜汁少许。隔汤炖成膏,微下炼蜜,徐徐频服。治噎膈,食涩不下。

  • 熏脐法

    以熏灸脐部治疗疾病的方法。《寿世保元》:“益府秘传太乙真人熏脐法,能补诸虚百病,益寿延年。麝香五分为末入脐内,后用药末放麝香上,将面作圈围住,上用槐皮灸一百二十壮,不时需换槐皮。龙骨、虎骨、蛇骨、丁香

  • 肝气犯胃

    参见肝气犯脾、肝胃不和各条。

  • 糜疳

    口腔及牙床糜烂的证候。又名口疳。多由疳疾及痘疮患儿,口腔不洁,或于夏令署湿偏盛之际,胃火与湿热之气上攻,侵蚀于口而成。症见口中溃烂,常发生于舌、颊、唇内侧及上腭等处,有时扩展到唇外,口角、齿龈及咽喉。

  • 豁泄

    古病名。指食不知饱,肌瘦、腹大而多泄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饱足,又不生肌肉,但其腹大,其大便数而多泄,亦呼为豁泄,此肠胃不守故也。”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

  • 外科

    见宋·伍起予《外科新书》。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为主的专门学科。

  • 无比山药丸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无比薯蓣丸,见该条。

  • 四棱麻

    见《湖南药物志》。为豨莶草之别名,详该条。

  • 温和灸

    悬起灸之一种。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用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