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科心得》卷中。即悬痈。详该条。
即咽日气。见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字华父。撰有《经验方》,佚。
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痔横在肛门。”即肛裂。参见肛裂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院使掌管医事。官阶正三品。
①尿液。又名溺、溲、小便、小溲、前溲、小水、水泉、下泉。尿为津液之余,它的产生,源于肾的化气,经膀胱气化而排出,又与脾对水湿的运化,三焦水道的通调,小肠泌别清浊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尿的排泄,对整体津液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闷痧》:“痧毒冲心,发晕闷倒地,一似中暑、中风,人不知觉,即时而毙。此痧之急者,如略有苏醒,扶起放痧,不愈,审脉服药施治。如发晕不醒,扶之不能起,必须审脉辨证的确,果系何因,先用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蘑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