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之一。脉细小而软,似有似无,欲绝非绝。《医学入门》:“微似蛛丝容易断。”主阴阳气血诸虚。可见于休克、虚脱或慢性虚弱病症病后元气大虚等。
横,指胃肠横满、郁积;解,通懈,弛缓之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谓肠胃伤于饮食,筋脉失养而弛缓无力。《素问经注节解》:“若过伤于饱,充塞肠胃,气满皮急,横逆不通,筋络紧束,几至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痈疽论》一卷,已佚。
病名。即指胸痹。见《症因脉治》卷三。详胸痹条。
【介绍】:见董炳条。
急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扬,其用躁切。”
疟疾之一。指疟疾延久不愈,深入三阴经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丹溪心法·疟》:“老疟病,此系风暑于阴分,用血药引出阳分则散。”一名母疟。参见母疟、疟疾条。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