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指产后尿闭,小腹胀急疼痛,甚则坐卧不安。多因素体虚弱,产时劳力伤气,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耗,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或素禀元气不足,复因分娩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
病证名。疳疮的一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下疳生于阴茎,外皮肿胀包裹者。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五方。蜈蚣二条,江鳔三钱,天南星、防风各二钱五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黄酒调下,日二次。治破伤风之邪在表,寒热拘急,口噤咬牙者。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症脾胃积久而发出,以致睑内生赘如粟如黍,或有血块,俱以手法去瘀血,服活血清热药。”
指阴主形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阴静而凝,故成形。”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上巨虚,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玉文。金川(属浙江)人。撰有《盘珠集胎产全集》、《医方一盘珠》(1749年刻行)等书。
阳气的精微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故亦可理解为由精气所显露的神采。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枣花翳内障。详该条。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