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痧药丸,见该条。
清肝热与养肝阴的药物组合,治疗肝热盛导致肝阴亏而生眼疾的方法。清肝热如白菊花、夏枯草、白芍、冬桑叶之类;养肝阴如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蕤仁、酸枣仁之类。但这两类药中,多半既有清肝又有养阴作用,故也有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头眩偏痛痧》:“痧气慢者,上升于二阳头面。常觉头眩内热,或半边头痛、心烦不安。宜刮痧,不愈,用清凉之剂治之。”参见痧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尿道外口。《景岳全书·杂证谟》:“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卧,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
①运气学说术语。指土之化气。《素问·气交变大论》:“化气不政,生气独治”。《类经》:“化气,土气也”。②生化机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③指行气化滞的治法,如用理气药消除腹胀。参
出《神农本草经》。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性能。如生姜恶黄芩,因黄芩能减弱生姜的温性。
秋季的正常脉象。毛,轻微而浮之象,秋季阳气开始收,脉象搏动相应地减弱而稍浮。参毛脉条。
证名。①指前阴、阴囊及其附近处局部多汗。《医林绳墨·汗》:“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挟中,行走动劳,汗出腥秽。”有因肝经湿热所致者。《张氏医通·汗》:“阴汗,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