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戎盐散

戎盐散

类证治裁》卷八方。戎盐一升,炙皂角(去皮子)五钱,细辛一两。为末,盛于囊中,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恶水毕出,以温汤洗之。治青瘕,症见瘕聚左右胁,崩中不禁,下青汁者。

猜你喜欢

  • 崩漏

    病证名。见《济生方》。亦名崩中漏下。崩,指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来势急骤,出血如注,漏是出血量少,淋沥不止,或经期血来,量少而持续日久不止者,前人以其出血淋沥不断,如器之漏,故名。在发病过程中,两

  • 直骨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温疟,灸两乳下一指三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直骨。并定位“在乳下大约离一指头,看其低陷之处与乳直对不偏者是穴也。妇人按其乳直向下,看乳头所到之处正穴也。”位于

  • 戴启宗

    【介绍】:元代医家。字同父。建业(今南京)人。通医学,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县)儒医教授,他在读书过程中,从事医书的订正,对朱肱《伤寒百问》一一辨正,撰有《活人书辨》,已佚。又编《五运六气撰要》及《脉

  • 陈紫山

    【介绍】:参见熊运英条。

  • 胁痛应嗽

    证名。指因咳嗽引致胁痛发作,或因胁痛而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胁痛应嗽,肝藏血,咳嗽气涩不利,咳应两胁,小柴胡加青皮、苏子。”参见肝经咳嗽、咳嗽条。

  • 阴阳系日月

    《灵枢经》篇名。本篇从日月相对转移的现象,说明阴阳盛衰消长并与手足阴阳经联系,故名。古人以天、地、日、月、阴、阳的属性,论述人体腹以上为天,属阳应日;腹以下为地,属阴应月。并把十天干分别与左右两手的十

  • 姚应凤

    【介绍】:明代医生。字健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外科医术闻名,长于外科刮治手术。曾任太医院院判,卒年七十七岁。

  • 血虚咳嗽

    病证名。指血虚引起的咳嗽。多因形役阳扰,阴血亏损,火旺克金所致。《症因脉治》卷二:“血虚咳嗽之症,盗汗自汗,潮热骨蒸,下午嗽多,形体黑瘦,五心烦热。”治宜养阴补血,敛阴降火。方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天

  • 耳中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耳轮脚之中点处。直刺0.1~0.2寸。

  • 容主

    见上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