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锦庭。江苏无锡人。钻研内、外科,为江浙名医,1805年撰有《疡科心得集》,附有医案;并与吴长灿合辑《景岳新方歌》1卷。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多因风冷之气客于肌肤,搏于血气而成。患处作痒,略高出皮面,边缘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搔起白屑,久则皮肤顽厚。外搽癣药水或土槿皮酊。本病相当于体癣。
病证名。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两乳作胀,连及胸胁,或两乳头胀硬痒痛,甚至不可触衣。详见经行乳房胀痛。
【介绍】:参见赵自正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彦深,号愈庵。镇江(今江苏镇江)人。通医术,集书数千卷,常摘录精要,加以点校。撰《集善方》36卷。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外现于五官的证型。疳病新起的症状,外现于目、鼻、口齿等部位。《证治准绳》:“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渐绕耳生疮。今分走马疳,口齿疳,鼻疳,眼疳等。”
证名。指痢下赤白粘冻。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儒门事亲》卷四:“夫下利脓血,腹痛不止,可用调胃承气汤,加生姜、枣煎,更下藏用七八十丸,量虚实加减,泻讫,次用长流水调五苓散五七钱,或加灯心煎调
即三焦。《灵枢·本输》:“三焦者……属膀胱,是孤之腑也。”《类经》卷三:“……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之腑也。”
证名。指久坐突然起立时眼冒星花之证。见《古今医统》。亦称坐起生花。多因肝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证治准绳·杂病》:“(目)内外别无证候,但其人动作少过,起坐少频,或久坐,或久立、久眠、久视,便觉头眩目
方书名。6卷。明·罗浮山人约撰于万历年间。刊于1696年。书中所集录的验方,分为固精、种子、妇人、小儿、诸风、痰火、须发等30门。现存1696年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