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卷十三方。乳香、没药、白胶香、密陀僧、红豆、白芷、大豆、川芎、赤芍药、自然铜(火煅醋淬如银为度)、瓜子仁、当归、水蛭各四两。为细末,以黄蜡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黄米酒煎开,病在上食后服,
病名。指气攻腹膜之外而虚胀、肿满者。《圣济总录》卷八十:“膜外气……本于肺受寒邪,传之于肾,肾气虚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使水湿散溢于肌肤之间,气攻于腹膜之外,故谓之膜外气,其病令人虚胀,四肢肿满,按
同胞膊。详该条。
正骨手法之一。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医者一手或双手在拔伸的基础上将骨折断端或关节脱位外突之骨按回原位,从而使骨折断端的分离、重叠、成角畸形、侧方移位及关节脱位得到矫正。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即活络流气饮,见该条。
北方之极,与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朝北极。”
见《银海精微》卷下。即羌活退翳丸,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出《滇海虞衡志》。为甜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