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收引

收引

①证名。收,收缩;引,拘急。收引即筋脉、形体拘挛之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类经》十三卷:“形体拘挛,皆收引之谓。”参拘挛条。②运气学说术语。《素问·五常政大论》:“坚成之纪,是谓收引。”马莳注:“岁金太过,为坚成之纪。……收引者,阳气收敛而阴气引用也。”张志聪注:“岁金太过,名曰坚成。秋令主收,是谓收引。”

猜你喜欢

  • 参附养营汤

    《温疫论补注》卷上方。当归、炒干姜、人参、白芍药各一钱,生地黄三钱,炮附子七分。水煎服。治温病下后,反痞满者。

  • 金石中毒

    病名。因服食金石类药过量、过久而产生中毒症状者。《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金石毒的药物,如甘草、大青、麦门冬、人参、荠苨汁、莼心、冬葵子、瞿麦、金星草、葳蕤汁、萱根、蕉根汁、绿豆、胡豆、白扁豆、黑大豆、余

  • 新订黄芩芍药汤

    见《中国传染病学》。山楂炭、当归、白芍药、炒黄连、木香、厚朴各3克,酒黄芩、酒大黄各4.5克,陈皮、泽泻各6克。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症见微寒壮热,心烦詀语,腹痛作胀,里急后重,滞下不爽,舌尖赤,脉弦

  • 伏暑晚发

    病名。指伏暑之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至于秋暑,由夏令吸收之暑气,与湿气蕴伏膜原,至秋后而发者是也。……发于处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名曰伏暑晚发

  • 喉嗌

    解剖学名称。指咽喉。《灵枢·经脉篇》:“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之气,下络喉嗌。”参见咽喉、嗌、咽等条。

  • 胃气丸

    《世医得效方》卷四方。硫黄(入猪肠内,缚两头,以米泔、酒、童便各一碗煮干一半,取出,先断秽气,控干)、人参、茯苓各一两,半夏(汤洗去滑)五两,煅石膏(一法同硫黄煮)一分。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炊饼为丸,

  • 疗耳眼方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4卷,梁·甘之撰,已佚。

  • 原病集

    综合性医书。明·唐椿撰于1474年。5卷。本书共分元、亨、利、贞四类。“元类要法”又分上、下卷,为医学总论部分,分论医学习业、诊候、药性、察病、治法、经络等。“亨类钤法”、“利类钤法”各1卷,分论风、

  • 良朋汇集

    见良方汇集经验神方条。

  • 四金丸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即左金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