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四十卷。因寒搏于血,血涩不通所致。症见肿硬木闷,破而不溃,肿亦不消。治宜神效瓜蒌散,外宜隔蒜灸。《外科启玄》卷五:“初发即有头曰乳疽。”又《校正外科大成》:“乳痈、乳疽生于乳房。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因阳热而致的小便不通。膀胱主藏津液,借气化才能排出。如果热邪壅结膀胱,使气化功能受阻,水道不通,故使小便不通。其症除小便不通外,可兼有一派热象,如发热,面红,烦躁多啼,指
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马蹄草之别名。②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连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舌边红而中有黑滑苔。为伤寒失汗,表热里寒而夹冷食结滞于胃,宜温中通下;夏月中暍见此舌者,人参白虎汤主之(见《伤寒舌鉴》)。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指识别疮疡之属于邪实或正虚之证者。凡疮疡初起,患处肿块坚硬,焮红壮热,溃后脓稠,口渴便秘,脉洪大为实证。初起患处漫肿,质软,局部温度不高,溃后脓水清稀,疮色晦暗,精神不爽,肠
阙之上、天庭之下的部位。古人认为可作望诊咽喉病证的参考。《灵枢·五色》:“阙上者,咽喉也。”近人报道此处涂敷巴豆朱砂膏防治白喉获效。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