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胃脘痛论》。指胃痛之由食积、痰饮、积热、积冷、气滞、死血、虫积等所致者。详食滞脘痛、痰饮胃脘痛、积冷胃脘痛、积热胃脘痛、瘀血胃脘痛、蚘动脘痛、胃脘痛条。
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两眦。《银海精微》:“心属火,曰血轮。在眼为二眦。”故眦部的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详眦条。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一卷,唐·邵英俊撰,已佚。
病名。为有头疽生于脊背者。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三。脏腑俞穴皆在背部,故本病多因脏腑气血不调,或火毒内郁,或阴虚火盛凝滞经脉,使气血壅滞不通而发。又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后世又有上搭
腋窝中的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腋下毛美。”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介绍】:见方仁渊条。
见《救荒本草》。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为御药院低等医官,官阶从九品。参见御药院条。
【介绍】:见殷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