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见伤寒发微条。
见伤寒发微条。
《婴童百问》卷五方。甘遂(微炒)、芫花(微炒)、黑牵牛子(半生,半炒)、肉桂、莪术、青皮、木香、炒桃仁、五灵脂各二钱,巴豆霜一钱。为细末,面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一至二丸,姜、蜜煎汤灌下。治小儿痞块大痛
脉学著作。1卷。宋·崔紫虚撰,清·莫熺注。刊于1742年。莫氏认为崔氏《四言举要》“言宗经旨,理越前人,较之素(问)、难(经)诸书,又无浩瀚难测之患,……但言辞简要,含义实深”(见自序),遂予注释。注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眼偏视、双目睛通,通睛。证见双眼平视前方时,一眼目珠偏斜于眦侧(称神珠将反);甚者偏斜眼之黑睛为该侧眼眶半掩或全部掩没(称瞳神反背),外观只显白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人腑藏虚而风邪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古人对胎前发生神志方面急症的称呼。郑玉峰《郑氏女科真传》:“妊娠怔忡惊悸多睡,腹满连脐急疼,坐卧不安,胎气既成,安养五脏则可。或为喧呼心惊悸乱,皆因气厥,致令胎惊而有此症,兼筋骨伤痛,四肢不安,
见《闽书》。为佛手柑之别名,详该条。
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临床用于饥而少食、脘腹不舒、口干唇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胃阴虚证候。常用方如益胃汤。常用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药。
指肝的疏泄作用不及,失其条达之性。多由情志忧思郁结所致。症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精神抑郁,不欲饮食,或口苦,喜呕,脉弦等症。治宜疏肝解郁。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下纪者,关元也。”后《类经图翼》作关元穴之别名。属任脉经,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