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介绍】:
参见李调条。
【介绍】:
参见李调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黄水芋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唇疮肿起,发于上唇者名龙唇发,发于下唇者名驴嘴风。《重楼玉钥》卷上:“若上唇赤肿直长出者,名龙唇发。”多由心经火毒上冲所致。治宜清心泻火,消肿解毒。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凉膈散等加减。参见鱼口风条
①火指心火,水指肾水。同水亏火炎。参见该条。②火指命门火。肾阴亏损,命门火偏亢,出现牙齿浮动而痛,性欲亢进,遗精等症。
【介绍】:见刘哈刺八都鲁条。
证名。又名齆鼻。齆,鼻病也(《玉篇》)。又鼻塞曰齆。①指嗅觉失灵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齆也。”②俗称阻塞性鼻音为齆鼻。如《十六国春秋后赵录》有“王谟齆鼻,言不清畅”
痘疮见点后已个个隆起,尖圆坚实,形如黄豆、豌豆,属痘疮的正形,称为起胀。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起胀者,痘勃勃欲长,有起发之热,颗粒尖圆而胀大也。”一般痘出齐之后,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颗粒尖圆
书名。①清·沈善谦撰。2卷。约刊于十九世纪末。卷上为论说,包括病原、诊法和辨证、咽喉、口、舌多种病证的临床特征,善候、恶候及针灸图说等;卷下集录作者喉症经验效方。作者于治疗原则方面,提出“轻、透、、降
《疡科选粹》卷七方。朱砂、丁香各一钱,血竭、磁石、龙骨各五钱。为末,黄蜡三钱熔化和丸,朱砂为衣,香油煎,醋调服。治骨鲠。
指服药以助产母之正气,令儿速生之法。杨子建《十产论》:“催生者,言欲产时,儿头至产门,方服药催之。或经日久产,母困倦难生,宜服药以助其血气,令儿速生。”
五治法之一,亦是八法之一。即和法。具有调和、和解、缓和等作用。对不适宜于汗、吐、下的病证,则采用和法。又如轻微的寒证或热证,用轻剂的温药或凉药和之,使其气血调顺则微邪自去,也属和法。和之不已,再用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