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正气散

正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气散

药方名称正气散

处方甘草(炒)七钱,陈皮藿香(去梗)、白术,各一两。厚朴半夏(同厚朴各三两,为末,生姜四两,研烂,同为饼子,微炒)。

炮制右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阴证,憎寒恶风,正气逐冷,胸膈噎塞,胁肋膨胀,心下坚痞,吐、痢,呕逆酸水,咳逆,怠惰嗜卧,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前稍热服。

又治久患疟疾,膈气心痛,日进三服。

常服顺气宽中,辟除瘟疫。

备注一方无白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正气散

药方名称正气散

处方甘草21克(炒)陈皮藿香(去梗)白术各30克厚朴(为末)半夏(为末)各90克生姜120克(研烂,与厚朴半夏同为饼子,微炒)(一方无白术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顺气宽中,健脾化湿。治外感寒邪,内伤湿滞,憎寒恶风,胸闷膨胀,呕吐泄泻,怠惰嗜卧,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一日三次。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正气散

药方名称正气散

处方缩砂蜜(去皮,炒)附子(炮裂,去皮、脐)赤石脂豆蔻(去壳)龙骨石榴皮(焙)甘草(炙,锉)人参地榆白术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干姜各30克(炮)

制法上药十二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水泻腹痛,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煮粳米饮调下,不拘时,以止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猜你喜欢

  • 前列舒丸

    药方名称前列舒丸处方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子、淫羊藿、甘草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酸。炮制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

  • 狐头散

    药方名称狐头散处方野狐头1枚(炙令黄),狸头1枚(炙令黄)。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鼠瘘。用法用量先用浆水洗,拭干,以猪脂调敷之。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 虎杖解毒汤

    药方名称虎杖解毒汤处方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血,透疹。主火毒内蕴血分。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蒋森方

  • 截疳丸

    药方名称截疳丸处方青皮4两,陈皮4两,蓬荗4两,三棱4两,茯苓4两,使君子4两,白术4两,香附4两,黄连2两,芦荟2两,胡黄连1两,芜荑1两,木香1两,麝香1钱(另研)。制法上(口父)咀,入雄猪肚子内

  • 黑奴丸

    《肘后方》卷二:黑奴丸药方名称黑奴丸别名水解丸(《肘后方》卷二)。处方麻黄60克大黄60克黄芩30克芒消30克 釜底墨30克 灶突墨60克 梁上尘60克制法上药研细,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伤寒

  • 两和镇痛饮

    药方名称两和镇痛饮处方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疏肝和胃,行滞镇痛。主肝胃不和。(胃溃疡)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化痈汤

    药方名称化痈汤处方金银花5两,元参3两,当归2两,荆芥3钱,白芥子3钱,肉桂3分。功能主治痈疽肿疡。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 奉贤丸

    药方名称奉贤丸处方仙鹤草2两,荷叶炭2两,陈棕炭2两,川贝母1两,化橘红1两,茅根炭1两,当归炭1两,旱三七1两,白及1两,莲蓬炭1两,驴皮胶2两,生地炭2两,侧柏炭1两,槐花炭1两,茜草炭1两,陈蜜

  • 通肝生乳汤

    药方名称通肝生乳汤处方白芍15克(醋炒)当归15克(酒洗)白术15克(土炒)熟地0.9克甘草0.9克麦冬15克(去心)通草3克柴胡3克远志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养血通乳。治产后郁结,乳汁不通。(下乳)

  • 加味开噎散

    药方名称加味开噎散处方雄黄1克,砂6克,山豆根12克,五灵脂12克,硼砂6克,芒硝30-60克,射干12克,青黛9克,鲜狗胆1个。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破瘀。主痰气火结。用法用量上药共研为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