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脾汤

清脾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处方厚朴120克(姜制炒)乌梅(打,去仁)半夏(汤去滑)青皮良姜各60克草果(去皮)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温脾化痰。治疟疾,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背俱痛,寒战已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亦治胸膈痞闷,心腹胀满,噫气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未发前,并三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时果。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处方茯苓橘皮草果(去皮)白术各60克人参桂心白芷甘草(炙)川芎各30克半夏90克(洗七次)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脾经湿热,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舌本强,体重,面黄,头痛,右胁胀痛,口唇干裂,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紫苏3叶,煎至210毫升,去滓服。

欲通利,加大黄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重订严氏济生方》: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别名清脾饮子(《保婴撮要》卷七)、清脾饮(《济阴纲目》卷九)。

处方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祛痰除湿,和胃截疟。治瘅疟,脉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千,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20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鸡肉膏

    药方名称鸡肉膏处方大黄3两,黄芩3两,黄连3两,肉桂3两,土茯苓。功能主治梅毒疳痼疾。用法用量①嗅药方:水银一钱,黑铅三分(纳土器上,武火沸时纳硫黄少许,则为黑霜),肉桂五分,甘草二分。上药和调,而更

  • 四君子汤加味

    药方名称四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九制松香膏

    药方名称九制松香膏别名九汁膏处方上好片松香3斤(用清水煮烊,拉拔过,倾去水,再换水煮,再拉拔换水,如此以10遍为度,将松香研末,用姜汁、葱汁、白凤仙汁、烧酒、闹羊花汁、商陆根汁、韭菜汁、童便,挨次将松

  • 含阳散

    药方名称含阳散处方腹蛇(烧存性)1钱,云母1钱,鹿角(烧存性)1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胞衣不下者。用法用量每服1-2钱,海萝搅调顿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 助脾散

    药方名称助脾散处方干姜草豆蔻神曲大麦芽 陈橘皮各60克甘草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汤调下。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二

  • 杞菊地黄丸

    《中国药典》:杞菊地黄丸药方名称杞菊地黄丸处方枸杞子40g菊花4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 剪刀股丸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剪刀股丸药方名称剪刀股丸处方大戟2钱(浆水1盏略煎),石燕子2钱(捣研),粉霜(研)2钱,棘刚子(连肉)42枚,蝎梢21枚(全者炒),芦荟1钱(研),乳香2钱(研),青黛(研)2

  • 乌梅丸

    《伤寒论》:乌梅丸药方名称乌梅丸处方乌梅300枚细辛84克干姜140克黄连224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

  • 飞龙阿魏化坚膏

    药方名称飞龙阿魏化坚膏别名阿魏化坚膏、飞龙化坚膏处方蟾酥丸药末1料,加金头蜈蚣5条(炙黄,去头足,研末)。功能主治失荣症及瘿瘤、乳岩、瘰疬,结毒初起坚硬如石,皮色不红,日久渐大,或疼或不疼,但未破者。

  • 六甲神丹

    药方名称六甲神丹处方雄黄9两(水磨为上,或研亦可。须选光莹者)。制法上药入在一砂盒子内,平实为度;入蜜6两,浸盖雄黄于其上,用防风6截子,长短满盒子,面用盖子合定。胶土6斤,青盐4两,水化和泥,入纸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