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热腹胀

湿热腹胀

病证名。指湿热内郁肠胃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湿热腹胀之症,面目黄肿小便赤涩大便或结,或泄黄糜,或日晡潮热,烦渴口苦口甘口淡,腹胀胁痛。”治宜清热泻火利湿为主。面黄目黄,胁痛口苦,肝胆有火者,宜龙胆泻肝汤,小便赤涩者,宜木通六一散。二便皆濇,八正散。大便黄糜,家秘泻黄散。日晡潮热,大柴胡汤。烦渴口淡,乾葛石膏汤。口苦清胆火,口甘清脾火,口淡清胃火口咸清肾火。身热脉浮,应汗者,宜辛凉散表,荆芥汤。参见腹胀条。

猜你喜欢

  • 张杲

    【介绍】:宋代医家。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家中三代世医,伯祖子充、祖子发以医名于京洛,父彦仁,医术更精。至杲则广征博引,著成《医说》一书,记录治疗多种疑难杂证的经验,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其中

  • 郭敬仲

    【生卒】:十世纪初【介绍】:宋代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名医郭照乾之孙。曾治愈孟太后重病,授光禄大夫。

  • 回头草

    见《滇南本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 雄黄牡蛎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二方。煅牡蛎四钱,雄黄二钱。为细末,蜜水调浓,重汤炖温,涂患指,日五、六次。治天蛇毒初起,闷肿无头,色红,痛如火燎。

  • 猪耳菜

    见《江苏药材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 色夭

    皮色枯槁无华。见于久病、津液气血严重耗损的患者。《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参夭然不泽条。

  • 陈宗望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著《陈氏小儿方》1卷,已佚。

  • 淋泉

    经外奇穴名。《针灸集成》:“石淋……又方,以禾稈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样,一端桉尾穷骨端向上,稈尽脊上点记;将其桉中摺,墨记,横着于脊点,左右稈两端尽处,三七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等列作奇穴,名淋

  • 细叶龙鳞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 十二剂

    方剂的功用分类法之一。出《本草衍义》。即在十剂的基础上加寒剂、热剂。参见十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