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火郁

火郁

火热性的郁证五郁之一,指心火怫郁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火郁之病,为阳为热,脏应心,腑应小肠三焦,主在脉络,伤在阴分。”症见全身不适,少气咽喉肿痛口干舌苦,脘腹疼痛,目赤头晕,烦闷懊,潮热颧红,咳嗽痰喘,身生疿疮等。《证治汇补》卷二:“咳嗽痰喘,风疹潮热,此火郁也。治宜发之。发者,汗之也,升举之也。”可用发郁汤、发火汤通火汤等方。参五郁、郁证条。②六郁之一。即热郁,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三角蒺藜

    见《本草求真》。即刺蒺藜,详该条。

  • 沙参麦冬饮

    即沙参麦冬汤,见该条。

  • 南五加皮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五加皮之正品,详该条。

  • 四制抱龙丸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天竺黄五钱,胆南星一两,朱砂、雄黄各二钱,麝香一分半。为细末,另用麻黄、款冬花、甘草各五钱,煎汤去滓,慢火熬成膏,合药末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送下。治小

  • 水衣

    出谢文祥《救产全书》。即胞衣。详该条。

  • 李辰山

    【介绍】:见李延昰条。

  • 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

    参见痘疹论条。

  • 积热三消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多食膏粱厚味,积湿成热所致的三消症。热熏于肺为上消,症见烦渴引饮,用清肺饮。热积于胃为中消,症见烦热多食,食下则饥,口臭,用清胃汤加干葛。热流于下为下消,症见小便频数,如膏

  • 紫色虚喉

    病名。系指咽喉色紫,或咽喉腐溃饮食吞咽有碍。《喉科秘旨》卷上:“紫色虚喉,喉间紫红,久之变烂,如生漆色,因初服寒凉之药故也,此症肺胃伏寒,平而不肿,饮食难进,吐出乃腐肉者。”治宜以六味汤加细辛、葛根、

  • 重舌痈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重舌痈,此病因心火旺(妄)动,或受郁怒酒色而生,大舌先卷,根下另生小舌,形红肉嫩,名曰重舌。”详重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