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玉真丸

玉真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玉真丸

药方名称玉真丸

处方龙骨(捣罗,水飞三遍,重研令细,去水干,入熟绢袋盛,缝合,置米下,炊一遍了,干后重研细)菟丝子(酒浸一宿,酒煮一宿,令烂,去酒捣烂,焙干为末)各250克鹿茸180克(新嫩带血者,去毛,炙)韭子135克(拣净,微炒)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末,炼白蜜和捣千下,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补虚固精。治肾虚遗精,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每次用温酒下7丸,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普济本事方》卷二:玉真丸

药方名称玉真丸

处方硫黄60克石膏(硬者,不煅,研)半夏(汤浸,洗七次)各30克消石7.5克(研)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生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其脉举之则弦,按之石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汤或米饮下。更炙关元百壮。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二

猜你喜欢

  • 火麻仁丸

    药方名称火麻仁丸处方火麻仁3两(另研如膏),川大黄(锉炒)3两,诃黎勒皮3两,人参(去芦)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年心腹气、肺气、脚气、冷热气、

  • 益气转胃方

    药方名称益气转胃方处方黄芪30克,升麻10克,酒大黄6克,枳壳6克,怀牛膝3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益气升降,温中健胃。主脾胃虚弱,升降失常。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林泽田方

  • 芎黄汤

    药方名称芎黄汤别名小芎黄汤(《医学入门》卷八)。处方川芎30克黄芩18克甘草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破伤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自汗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20克,用水220毫升,同煎至150毫升

  • 诸葛解甲风

    药方名称诸葛解甲风别名发汗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处方麻黄(去根、节)250克绿豆(连皮)300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治夏月感冒。用法用量壮者每服4.5克,次者3克,十岁以下用1.5~1.

  • 疳积饼

    药方名称疳积饼处方青皮(去瓤)5钱,陈皮5钱,山楂肉5钱,神曲(炒)5钱,麦芽(炒)5钱,砂仁(炒)4钱,白术(去芦)6钱,三棱(煨)5钱,莪术(煨)5钱,木香5钱,槟榔4钱,甘草(炙)4钱,小茴(炒

  • 三肉臛

    药方名称三肉臛处方龟肉6O克(洗,切)羊肉90克(洗,切)獐肉90克(洗,切)功能主治治产后乳汁不下。用法用量上药用水不拘多少,加人五味煮为臛食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 补中汤

    《兰室秘藏》卷下:补中汤药方名称补中汤处方升麻柴胡当归各0.6克神曲0.9克(炒)泽泻1.2克大麦芽面苍术各1.5克黄耆7.5克 炙甘草2.4克红花少许五味子20个功能主治主面黄,汗多,目赤,四肢沉重

  • 豉汤

    《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豉汤药方名称豉汤处方豆豉1升,伏龙肝3两(研),小儿小便3升。功能主治辟温疫疾恶气,令人不相染易。主用法用量上药用小便煎取1升5合,去滓。平旦服之,令人不着瘴疾;天行有瘴之

  • 肝连丸

    药方名称肝连丸处方白羊子肝1副(勿令下水)。功能主治大眦赤脉传睛,常壅涩,看物不准。用法用量以线结定总筋,吊起高处,滤干血水,轻轻刮去外膜,可将置于平木板上,以竹刀割下肝,筋膜不用;肝、粉和为丸。每服

  • 养肝丸

    药方名称养肝丸处方当归(去芦,酒浸)车前子(酒蒸,焙)防风白芍药蕤仁(别研)熟地黄(酒蒸,焙)川芎楮实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补肝。治肝血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泪,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