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隶属于太医署。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共2人。参见药园条。
见女科、产后编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九龙藤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清·曹仁伯约撰于1859年。治案分门辑录,以内科杂证居多,善于剖析病情,阐述医理,推论病原,审病较细致。曹氏治疗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症颇有心得,处方灵变周密,切于病情。本书收入《柳选四家医案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人参、当归(酒洗)各二两,川芎一两,川牛膝三钱,升麻四分,制附子一分。水煎服。治倒产。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臑痈之轻症。详该条。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介绍】:隋代医生。撰有《赵赞本草经》一卷。
出《经验广集》。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火烘的方法。适用于鹅掌风、皲裂疮、慢性湿疹、牛皮癣等皮肤干燥搔痒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