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核

痰核

病名。①指体表的局限性包块。见《医学入门》卷六。多因脾弱不运,湿痰流聚而成。症为皮内生核、多少不等,无红无热,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多发于颈项、下颏、四肢及背部。生于身体上部者多挟风热;生于下部者多挟湿热。治宜清痰和气,用开郁清痰丸。②即瘰疬。明《慎斋遗书》卷九:“痰核,即瘰疬也,少阳经郁火所结。”参见瘰疬条。③舌疾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多由心脾二经痰火邪热上炎所致。症见舌上生核,舌体活动不灵,强硬而痛。《喉风论》卷中:“痰核者,痰涎注于心包,郁热上壅,舌上生核,强硬而痛也。”治宜清热化痰。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或以三棱针刺破出血,吹冰硼散

猜你喜欢

  • 小儿闭证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昏迷,气粗息促。因病势急骤凶猛,正气不能支持,邪毒痰热内陷心包,阻塞内闭所致,故称。详小儿昏迷条。

  • 明目至宝

    眼科著作。又名《明目至宝赋》。4卷。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明·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593年。卷1总论眼病,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2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

  • 红柴

    见《四川中药志》。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 鼻煤

    证名。系指鼻孔色黑如煤。见《疫痧草》卷中。由肺热炽盛、热毒熏灼鼻窍致鼻孔煤黑。症见鼻干、鼻气灼热、鼻翼搧动、鼻孔黑燥、口干欲饮。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加减普济消毒饮。若鼻窍出血者,可酌加凉血止血之品。

  • 石灰草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 何全

    【介绍】:明医家。字廷用,号翠谷。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家世业医。父何严官太医院院判。全幼年失怙,正统丁卯(1447)中举人。承家学,精研医术,屡起沉疴,尤善治伤寒。后奉诏进京,特授御医,累擢院使。留

  • 太冲脉

    冲脉的别称。有充养女子的月经和胞胎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参见冲脉条。

  • 竻角强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 食蕈菌中毒

    病名。因误食有毒蕈菌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食诸菜蕈菌中毒候》。证轻者见头痛、呕吐、腹泻、昏睡、幻视、精神错乱等;重者可迅速致死。因蕈菌所含毒素不同,按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速发型或精神型,迟

  • 掌叶凤尾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金鸡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