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即督俞。见该条。
医方书。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延边分会编。全书载验方192条,方剂组成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主要介绍内、外、妇、儿、五官科的用药特点。1981年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
指胆经受邪化热。见《中藏经》。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涕,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手小指别名。即手第五指。
见《分类草药性》。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汤液,五谷之液;醪醴,皆酒之属。古人用汤液醪醴治病,今之煎剂、酒剂,即由此发展而来。本篇首先讨论了汤液醪醴的制法及治疗作用,故名。下文提示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抗病机能的密切关系,指出养生防病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络脉,见该条。
即上眼睑。见胞睑条。
出《名医别录》。即柏根白皮,详该条。
见《江西中药》。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