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痢

白痢

病名。痢疾类型之一。古称白滞痢。因便下白色粘冻或脓液,故名。有属寒属热之分。《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白痢者,由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故为白痢也。”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可兼见腹痛后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由寒湿凝滞,脾阳受伤所致者,治宜温中化湿。可选用当归散除湿汤十补汤等方。本证可见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等病。参见冷痢寒痢条。若症见痢下白色,粘冻多脓,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者,属湿热为患。《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下迫窘痛,后重里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张氏医通》卷七:“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胃苓汤加木香砂仁。”也可用香连丸黄芩丸等。详湿热痢条。

猜你喜欢

  • 陈柑皮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柑皮,详该条。

  • 野凉薯

    见《湖南药物志》。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 青灵

    经穴名。代号HT2。出《太平圣惠方》。《医学入门》作青灵泉。属手少阴心经。位于上臂前内侧,平腋前纹头下6寸,当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或于少海穴上3寸取穴。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和贵要静脉

  • 惟睹三光

    古代眼科术语。系指患眼视力减退至仅存光感。《秘传眼科龙木论》:“不辨人物,惟睹三光。”参见犹见三光条。

  • 喉科种福

    喉科著作。清易方(坞樵)撰于1888年。5卷。分五卷论述喉科病证之辨证、诊断和治法。现存多种刻本。

  • 万重花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咸虾花之别名,详该条。

  • 肺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人体各脏器组织,所以能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须赖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主血,肺主气,气血的循环运行,输送养料,维持各种脏器组

  • 胎惊

    病名。周慎斋《秘传女科》:“心神怔悸,睡梦多惊,两胁臌胀,连脐急痛,坐卧不安,气急,此名胎惊……宜服大圣散。”(川芎、当归、黄芪、茯苓、麦冬、木通)

  • 熏牙子

    见《陕西中药志》。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 梁草

    【生卒】:九世纪上半叶【介绍】:唐代民间医生。《续异录》记载:有人病暴死,已入棺,革诊之,认为非死,用针刺其心(膻中)及脐下各数处,穿衣,床下置火以保温并凿掉牙齿灌入药汤,苏醒后再灌以葱粥的方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