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芥子灸

白芥子灸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疗方法。敷贴时间约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用治肺结核,哮喘,口眼斜等。也有加用其他药物专治冷哮的。《张氏医通》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净末、延胡索各一两,甘遂细辛各五钱,共为末,入麝香五分,杵匀,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二炷香足去之,十日后涂一次。

猜你喜欢

  • 戊己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戊己即戊日与己日。戊己属土,土分阴阳。戊为阳土,内应足阳明胃经,故胃经旺于戊日;己为阴土,内属足太阴脾经,故脾经旺于己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 眦漏

    病名。多由心经热邪,蕴蓄日久,上攻内眦引起;亦有风热外侵,引起内火,内外合邪而成者。本病以脓液与粘浊泪水混合自眦角渗出为主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治之常用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等法。正虚者宜

  • 肾系阴肿

    疝之别名。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

  • 十二经穴

    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共309穴。见表。

  • 经如虾蟆子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肉胞、经来下血胞。《妇科易知》:“经水过期,其人腹大如鼓,月经来时血中夹物如虾蟆子,并见昏迷不知人事者。宜气血双补法。方用十全大补汤。”相当于葡萄胎,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经闭腹大如鼓

  • 大金不换

    见《广东中草药》。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井灶

    推拿穴位名。即两鼻孔。出明·周于蕃《推拏仙术》。治小儿作寒作热,鼻流清涕,昏迷不醒,急慢惊风等。《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汗泄》:“须用葱姜煎汤,以左手托病者头后,用右手大指面,蘸汤摩洗两鼻孔三十六次,谓

  • 两商

    少商、商阳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

  • 灰色重晕舌

    舌有灰黑晕两条呈弧状。为脏腑热极,热毒内壅,宜先急下泄热,再用清热解毒之剂(见《伤寒舌鉴》)。

  • 跌打内伤

    病症名。即打扑内伤。详内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