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赤

目赤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等篇。又名赤眼。通常指白睛红赤之候。《张氏医通》卷八:“目赤有三:一曰风助火郁于上;二曰火盛;三曰燥伤肝。”一般因于风火邪毒入侵者,多见目赤肿痛;肝热上攻者,多见白睛红赤,或抱轮红甚;肝肺阴虚者,多见白睛淡红,视物昏朦。宜结合眼部及全身病情辨证论治

猜你喜欢

  • 三一承气汤

    《宣明论方》卷六方。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各半两,甘草一两。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伤寒杂病,内外所伤,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涩,大便结滞;或湿热内甚而为滑滞;热甚喘咳,闷乱惊

  • 肩胛上出臼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 瓜槌草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 心中懊憹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 阴寒

    证名。指前阴有寒冷的感觉。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又名阴冷。因下元虚冷,寒气凝结而致者,男子阴冷而痿,女子阴冷而腹内亦觉冷,常影响生育。治宜温肾散寒。用金匮肾气丸加鹿茸、十补丸、加减内固丸等

  • 张子培

    【介绍】:见张汝珍条。

  • 痰躁

    痰证之一。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治宜豁痰降火。方用陷胸、泻心汤等。参见痰证条。

  • 新生化汤

    《中国妇科病学》引石芾南方。益母草、丹参、桃仁、当归、益元散各9克,藕汁15克,童便30克。水煎,加童便冲服。治恶露不下,热甚烦躁,不欲近衣,瘀热内结之症。

  • 体位

    针灸术语。指针灸取穴或施术时患者躯体所采取的位置。《标幽赋》所载的“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即指此而言。体位一般分坐位、卧位和立位三种,详见各该条。

  • 月经来如胆水

    病证名。指经期阴道流出黄绿色的液体。清·何应豫《女科备考》:“月经来如胆水,五心作热,腰痛并小腹痛,面色萎黄,不思饮食,乃气血虚弱。先用黄芩散(黄芩、川芎、当归、甘草、知母、花粉)退其热,后用调经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