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真虚假实证

真虚假实证

证名。指正气极虚之时,反见实证的假象。如内脏气血不足,运化无力,而出现腹满腹胀腹痛、脉弦等类似实证的现象。《景岳全书·传忠录》:“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闭,戴阳胀满,虚狂,假班等证。似为有余之病,而其实由不足。医不察,因从而得之,必枉死矣。”《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至如至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阳症似乎阴,温之转伤。当斯时也,非察于天地阴阳之故,气运经脉之微,鲜不误者。……脾胃损伤虚也。甚则胀满而食不得入,气不得舒,便不得利,皆至虚者有盛候也。”参见真实假虚证条。

猜你喜欢

  • 胎疟

    出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疟。详该条。

  • 秘方

    即禁方。详该条。

  • 祛湿散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蚕砂四两,薄荷半两。为末,生油调搽患处,湿者干敷。治干湿癣。

  • 肾虚泄

    病名。《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名肾虚泄。”详肾泄、肾虚五更泄泻条。

  • 五毒丹

    《串雅内编》卷二方。朱砂、雄黄、矾石、磁石、石胆各等分。升炼取飞霜外用。治痈疽。

  • 沈氏桑尖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嫩桑枝尖五钱,汉防己三钱,当归身(酒炒)二钱,黄芪、茯苓各一钱半,威灵仙、秦艽各一钱,川芎、升麻各五分(或加人参)。水煎服。治指尖痛麻。

  • 经外奇穴

    腧穴分类名。简称奇穴、经外穴,详经外穴条。

  • 阴包

    经穴名。代号LR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股骨内上踝上4寸,当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一说“在股内廉膝上三寸,横直阴市”(《针灸集成》)。布有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深层外侧有股

  • 脏腑图说

    见中西医粹条。

  • 杨梅圈疮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圈。见该条。